本週我們再回來分享內部講師的大小事。有些講師在上場前會寫逐字稿演練,有些企業在訓練講師的時候也會要求受訓的講師寫逐字稿。還有些團體發表的機會,可能也會(被要求)寫逐字稿,例如:官方場合的發表、教會的發表等等。
進退兩難的窘境
曾有這麼一位主管級的內部講師,上課總是超時,人資單位安排他課程的時候,心中都要增加30分鐘的緩衝。顯然這位講師上課較為發散沒有聚焦。某次公司集中安排外部講師上課,這位主管也在學員之列,課程要求十分鐘的驗收演練。
輪到這位主管上台時,他手帶兩張A4大小正反寫滿滿的逐字稿。坐在後方的訓練主管當下深知不妙,果然這位主管在台上嚴重超時。同時也給自己帶來騎虎難下的狀況,因為他看稿也不是(其他驗收者都沒看),但不看他又說不出來。更加尷尬的是,他的直屬高階主管正坐在後方觀摩。
沒有彈性的授課
有一位短講型(兩小時以內)的講師,授課的內容大同小異變化性不大,大約就是固定的幾套內容。有趣的是,這位講師不管是哪堂課,事前都會先寫好逐字稿,然後背下來。曾有業內前輩非常推崇這位講師的做法,然而實際的情況是,這樣的授課完全沒有彈性可言。
這位老師非常厲害,可以用很好的文字力產生兩小時的逐字稿,並在短時間加以記憶站上台演說。然而這會帶來一些影響,在企業上課有很多的時候,會因各種狀況而增縮上課時間,也有可能因為當下企業主管、人資主管或學員狀況等因素,需要增加內容或調整說法等等。
對於一個習慣以逐字稿記憶的老師來說,這時候就是很大的挑戰了。因為他們腦中記憶好的流程和內容,比較難以更改。我們必須給予這類型的老師正面肯定,因為他們認真負責地面對自己的課程,然而對於教學內容的彈性、應變和活潑度而言,可能就會受到影響。
無奈的講師介紹
早期陳大叔有機會在政府機關分享課程,許多時候這些單位的主管會前往教室為課程開場。有時候這是一個儀式和流程,必須由這些長官來進行,但多數我們都知道是單位主管的認同和好意。
不少次,這些長官的開場都是拿著我的講師介紹把每個字唸完。陳大叔在台上都會很尷尬,這些內容講義上和投影片上都有,課程開始後陳大叔也會自我介紹。但是這些長官這麼一唸下去,場面會瞬間乾掉,後面得花點力氣才有辦法把學員拉回溫。
官方單位許多行禮如儀的場合,必須字字斟酌和計較,所以寫好稿子照唸有其道理所在。然而久來,大家似乎把公開發表當作一種公式,反正就是照這樣做就對了。感覺唸稿是一種儀式和交待。
通常有經驗的主持人或是人資人員,會先跟講師對好「口供」,什麼由開場的人來說、什麼由講師說、什麼梗由他們鋪、什麼精華留給講師自己說。這樣不僅開場順利,講師也能順梗而接。
教學和舞台互動
再回到我們內部講師的教學來看逐字稿的狀況。就經驗而言,我們發現把課程上的很好、上的活靈活現的講師們是沒有使用逐字稿的。因為這些講師會依照教學現場的實況,而適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。
對於尚在成熟中的講師,或許逐字稿的撰寫會給自己一些較為安定的感覺。這當然沒有問題,不過我們建議要慢慢離開逐字稿的範圍。讓自己記憶結構和一些重要的關鍵字、句即可。如此才能自在的運課,帶給學員更多的學習。還有一個重點是,書寫的文字跟口語的表達是會有差異的,因此在編寫逐字稿時,還需要將書寫字轉換為口語化的說法。
例如:書寫文字「因此在編寫逐字稿時」;口語化「所以逐字稿在寫的時候」
以下分享兩個有趣的教學現況,一個對於課程內容熟悉、舞台掌握精準的講師來說,對課程會有充分的準備,會隨時依照課程和學員的狀況去調整說法和投影片,課程絕非一成不變。
另外一個是課程若有精心準備和演練,在不斷地經歷課堂熟悉後,你會發現每張投影片的出現、每個教學結構和段落,到最後會變成自然反應的說出,而且幾乎沒有太大的不同。這可比文字逐字稿還厲害,如吃了記憶吐司般的刻在腦海裡。